±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可靠稳定控制系统调试完成并投用,为工程后续投运与电力外送打牢保障基础。
可靠稳定控制系统能缓解特殊情况下直流输电工程对交流主网的冲击,保障直流输电工程可靠运行。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甘肃乃至西北电网保障,加之该工程配套电源以新能源电源为主,可靠稳定控制系统系统设计难度较高。为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更新应用可控资源池系统保护技术,构建宁蒙陇直流群协控系统,将宁蒙陇地区近2000万千瓦的常规电源、新能源电源控制资源纳入直流稳定控制范围,通过分层、分级优化调用水、火、风、光、储多类型稳定控制资源,满足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外送的稳定控制需求。
据了解,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送端可靠稳定控制系统涉及的改造、调试装置共38套,分布于甘肃、宁夏的14座场站。为确保可靠稳定控制系统现场实施工作顺利开展,国网西北分部自1月底与国网的特高压部、国调中心、相关省(自治区)调度控制中心多次协商调试工作安排,精心编制现场调试大纲、工作方案与反事故措施预案,组建了现场调试团队,用时12天完成了1186项调试测试项目。

一.主要特点:(PSS02电力体制改革“断路器模拟装置”主要特点介绍)
可分相或三相合闸、跳闸。
自动适应DC48V、110V、220V电压。
可选择不同跳、合闸电流(电阻)及时间。
固态器件、光耦隔离,方便可靠。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二.技术指标:(PSS02电力体制改革“断路器模拟装置”主要特点介绍)
供电电源:AC 220V±5%
跳合闸操作电源:DC48V、110V、220V
跳合闸电阻:50Ω、100Ω、200Ω
合闸时间:0~199ms,级差1ms
跳闸时间:0~99ms,级差1ms
模拟断路器常闭/常开接点容量:AC220V/5A
环境温度:5~40℃
环境湿度:5~90%
主机体积:330mm×220mm×140mm
重量:3Kg
三.逻辑方框图(PSS02电力体制改革“断路器模拟装置”主要特点介绍)
四. 面板图:(PSS02电力体制改革“断路器模拟装置”主要特点介绍)
五.模拟断路器接线:(PSS02电力体制改革“断路器模拟装置”主要特点介绍)
注意事项:禁止将模拟断路器的输入输出接反。
六.使用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跳、合闸时间。跳合时间由拨码开关输入。合闸时间为3位,极大可设置200ms(如超过200ms,默认为200ms);跳闸时间为2位,极大可设置99ms(如超过99ms,默认为99ms)。
面板设有跳A、跳B、跳C三跳,合A、合B、合C三合按钮。绿灯指示跳闸状态,此时装置的常开接点断开、常闭节点闭合;红灯指示合闸状态,此时装置的常闭接点断开、常开节点闭合。
外部输入的跳合闸脉冲电源可以是直流48V、110V、220V。当用做保护整组试验时,将保护屏上操作回路中的三相跳闸端子(跳A、跳B、跳C)及三相合闸端子(合A、合B、合C)与外部回路断开后,接入模拟装置跳、合闸输入端子,电源负端接入模拟装置的直流公共端(—)。
可方便进行手动状态下单跳单合、三跳三合和跳合闸脉冲下分相跳合闸试验。
A相提供三对、B相提供二对、C相提供一对能互动的跳合位置空接点(接点独立,AC容量220V/5A)。
线圈电阻可选通50Ω、100Ω、200Ω三档电阻。线圈电阻先经过相应的跳合闸继电器接点连接。跳合闸直流脉冲是靠装置本身开关元件切除,而不是靠跳合闸继电器电流保持接点切除。
“系统监测到江北光伏出力激增,建议立即调整游圌直流功率!”4月20日7时,国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杨康面前的智能终端发出预警。此时距离午间用电高峰还有4小时,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已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推演出未来12小时电网运行态势,精准锁定过江线路的潜在过载风险。
近年来,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在江苏,发电主体由单一的燃煤发电,转变为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和煤电并存的态势,新能源消纳压力日益增加,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匹配多元化电源发展趋势的“电网大脑”。国网江苏电力利用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电网各类设备的智能分析与控制。
“电厂发多少电,发出来的电往哪儿送,都是靠调度系统来控制的。运行控制系统就相当于电网运行的大脑。”
据仇晨光介绍,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是在传统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在数据采集范围、系统运算能力、省市协同效率、基础调度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具备信息感知更立体、实时调度更精准、在线决策更智能、运行组织更科学、人机交互更友好、平台支撑更坚强等特征。
针对新能源发电的特点,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量身定制了实时“电网画像”功能,通过在线滚动计算当前电网的动态输送能力,精准反映电网实时运行状态。“根据电网精准画像,我们就可以精准调控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让电网多利用新能源,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也能避免极端情况下新能源发电过多,而危及电网可靠运行的情况。”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