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源开关:控制整机电源通断。
2. 电源输入插座:用仪器所配专用电源线,输入50HZ、220V交流电源。仪器使用时,应独立使用三孔电源插座,插座接地线就近直接接地。
3. 保险座:仪器使用10A保险芯,损坏时应换同规格保险芯。
4. 黑接线柱:测试时,用配套黑色测试线(Ф11插头)插入此插孔,另一端测试夹接系统地。
5. 红接线柱:测试时,用配套红色测试线(Ф11插头)插入此插孔,另一端测试夹接被测电缆芯线。
6. 表头:指示输出电流大小。
7. 输出调节:用于调整主机电流大小,使用时根据测试电缆长短及接收器指示大小适当调节。顺时针旋转输出电流增大。
接收机各部分功能如下:
电源开关:接收机电源接通与关断。
幅度调节:顺时针旋转,接收机电表指示值增大,逆时针旋转,指示值变小。
表头:指示输入信号幅度大小与极性。
电源指示灯:电源开关接通时,指示灯亮。
三、工作方法(WBST-300电缆判别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电缆识别仪信号发生器由交流电源供电,它对已断电的、要识别的电缆加上固定周期单极性的直流脉冲。发生器输出线连在电缆芯线和接地点或地钉上,该电缆线铠装与大地断开,芯线在远端与接地点或地钉相连,该回路可传导脉冲电流,它可由识别
仪上的表头读出,电流大小由环路电阻决定,环路电阻应尽可能小。识别仪接线图如图2所示
发射机与接收机开始正常工作后,传感器线圈中感应的电压在接收机表头中显示出来,表头指针摆动方向可显示电流方向,即只有电流流出的这根电缆指针向右偏并且摆幅较大,这根就是要找的电缆。所有其它电缆只流过返回电流,指针向左偏并且摆幅极小。接收机上的输出调节旋钮可调整信号强度。
1、仪器供电
电缆识别仪主机由交流220V供电,接收机由一节9V电池供电、电池装在接收机手把后盖内。拧开后盖两侧螺丝、拉出后盖,可更换电池。
2、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电流变换器,钳口内部尺寸为120mm。当电流流过测试电缆,在传感器内感应出电压,电压幅度由电流强度决定,其极性由电流方向决定。
3、保障测试
一定要进行以下可靠测试,以避免造人员伤亡或损坏电缆识别仪及其它设备。使用电缆识别仪时,要对被测电缆进行带电检查,并确保该电缆处于无电状态。
将仪器接入被测电缆前,要对其附近末加保护的仪器或电缆进行可靠检查,并将这些带电部分用绝缘材料进行可靠保护。
四、准备测试(WBST-300电缆判别仪可靠解决了测试者的各种需求)
1、主机准备
连接:
(1)在进行测试工作之前,将被测电缆断电,其周围环境应处于可靠状态。
(2)发生器与被测电缆相连,红色夹子与被识别电缆的一根芯线或几根芯线連到一起。将黑色夹子与地钉相連。
(3)将电缆远端的芯线与地钉相連。
(4)将电缆两端的铠装与地线断开。
(5)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开机:
(1)逆时针方向调节输出旋钮到零。
(2)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对主机供电。
(3)缓慢调节输出旋钮,主机开始间断向电缆发出脉动直流信号,使输出脉动电流信号为5-15A之间即可。
2、接收机准备
(1)从接收机手把背面卸下螺钉,将一节9V电池装入接收机中,就可正常工作。
(2)接通接收机电源,红色发光二极管亮。
(3)缓慢调节灵敏度旋钮,使电表开始指示。
注意传感器插入电缆的方向及接收机表头摆动幅度的大小。
南方电网公司第1台自主研发的支柱绝缘子带电清洗机器人在珠海110千伏榕益变电站完成试运行。该设备由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机巡中心与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联合研制,通过“一键清洗”功能即可实现360°无死角、高效精准清洗支柱绝缘子,有效防范污闪事故,保障电力设备可靠稳定运行。
相较于传统带电水冲洗和停电检修方式,新型机器人展现出显著优势。传统带电水冲洗设备体积庞大,无法在狭小通道间隔开展作业,且去污能力有限;人工带电作业存在较大的风险,停电检修又会造成电量损失、增加工作负担。
“不仅如此,机器人清洗更干净、效率更高。”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变电机巡推广应用专责姚隽雯说,机器人采用干冰清洗,相较于水,去污能力更强且不会损伤设备。新型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履带式底盘能轻松通过沙石、草地乃至电缆沟、台阶,清洗效率远高于人工,“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拆卸、更换等后期维护都很方便。”
此外,该机器人融合了多源异构感知信息、实时状态数据及视觉伺服控制技术。“依托先进技术,机器人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垂直、倾斜等多种角度支柱绝缘子清洗需求,还可实现对绝缘子顽固污渍的识别和重点清洗,确保清洗质量,提高绝缘性能。”珠海供电局二级领军专业技术专家肖立军介绍道,该机器人的应用,为电网防污闪应急处理、清洗顽强污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